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 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和构成
马克思主义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创立者)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内容)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目的)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有而全面发展的学说。(立场)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指导思想。(地位)
马克思主义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意义作用)
马克思主义的构成#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分类:恩格斯《反杜林论》
关系 | |
---|---|
主体内容 | 政经 |
基础和方法 | 哲学 |
目的和归宿 | 科社 |
2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
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马克思主义以无产阶级的解放和全人类的解放为己任,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美好目标,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无产阶级、人民群众)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科学,特有,正确)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
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指导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主要包括实事求是的方法、辩证分析的方法、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分析的方法、历史分析的方法、阶级分析的方法、群众路线的方法等。
3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
马克思、恩格斯接受国际性工人组织“正义者同盟”的邀请,将其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并为其起草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党纲——《共产党宣言》。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具有深刻的社会根源、阶级基础和思想渊源。
社会根源
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时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洲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经济社会背景)。工业革命和科技进步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方面带来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迅猛发展,另一方面又造成了深重的社会灾难。
阶级基础
无产阶级在反抗资产阶级剥削和压迫的斗争中(实践基础),逐步走向自觉,并迫切渴望科学的理论指导。
思想渊源
19世纪西欧三大先进思潮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马哲)、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政经)、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科社),这三大思潮都是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先进思想家求索时代课题的尝试,他们提出了许多具有启发性的思想。
4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列宁主义#
列宁深刻分析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历史条件的变化,认为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因)已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绝对规律,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发生并取得胜利(果)的论断。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不失时机地领导俄国工人阶级和革命人民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社会主义从理想开始变为现实,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元。
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俄国实际相结合,创立了列宁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习中特)*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指导思想,并在不断探索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 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马恩列”经典者作总结# | |||||
---|---|---|---|---|---|
分类 | 著作 | 内容或标志 | 记忆关键词 | 补充说明 | 作者 |
3个组成部分和1全面总结 | 《德意志意识形态》 | 首次系统阐述 (或创立)唯物史观,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 | 创立唯物史观(哲学) | 既可以说是唯物史观的创立,也可以说是马哲的创立 | 马恩合著 |
《资本论》 | 系统阐述剩余价值理论,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诞生 | 政治经济学 | “工人阶级的圣经“ | 马克思 | |
《共产党宣言》 | (1)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2)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3)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党纲 | 科学社会主义 | 三个标志都要记住 | 马恩合著 | |
《反杜林论》 | 全面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 全面阐述 | 首次将马克思主义以三个组成部分的形式进行了全面阐述 | 恩格斯 | |
重大事件类 | 《德法年鉴》(期刊) |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法年鉴》上分别发表了两篇文章,标志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 “两个转变” | “两个转变” | “两个转变”即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 ,这为马恩创立自己的理论奠定了思想前提 | 马恩合著 |
《神圣家族》 | 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合著的作品 | 青年黑格尔派;第一次合著 | “神圣家族”是对青年黑格尔派的戏称 | ||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 阐述了异化劳动理论,得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 | 异化劳动 | - | 马克思 | |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 首次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独有的) | 实践观 | “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 | ||
《哲学的贫困》 | 马克思主义的第一次公开阐述 | 第一次公开阐述 | 注意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或“公开问世”作区分 | ||
《法兰西内战》 | 科学总结了巴黎公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 巴黎公社 | 巴黎公社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工人阶级的政权。 | ||
其他事件类 |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 精辟阐述了唯物史观;提出“两个决不会” | “两个决不会” | - | |
《哥达纲领批判》 | 提出共产主义分为两个阶段;进一步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 两个阶段 | 低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共产主义社会 | ||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 关于古代社会发展规律和国家起源的著作;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代表作之一 | “马恩的”国家学说” | 与列宁的”国家学说“作区分 | 恩格斯 | |
《自然辩证法》 | 第一次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科学观 | 自然观和科学观 | - | ||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 第一次对哲学基本问题作了明确闸述 | 哲学基本问题 | - | ||
革命 |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 《资本论》的直接继续, 指出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 | 革命的前夜 | 帝国主义即垄断资本主义的别称 | 列宁 |
《论欧洲联邦口号》 | 首次明确提出 “一国胜利论“ | ”一国胜利论” | 列宁认为无产阶级革命有可能在少数国家甚至在一国取胜。这是对马恩的”同时胜利论”的革新 | ||
《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 | 进一步发挥了“一国胜利论” | 进一步;“一国胜利论” | - | ||
《国家与革命》 |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与革命理论,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代表作之一 | “列宁的”国家学说 | 与“马恩的”国家学说作区分 | ||
分类 |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 批判马赫主义的同时,全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各个方面 | 批判马赫主义 | 马赫主义即经验批判主义 | |
《哲学笔记》 | 丰富和发展了唯物辩证法,是最能反映列宁创作活动和思维能力的著作 | 列宁发展辩证法 | - |
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发展性,这些特征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使命,也展现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象。
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人民性
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
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随实践而不断发展的学说。
发展性
不断发展,与时俱进。
鲜明特征,科学性与革命性(人民性+实践性+发展性)的统一。
6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 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
- 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
- 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
大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要有正确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第一,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第二,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第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第四,自觉将马克思主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COPYRIGHT (c) OLENCER. ALL RIGHTS RESERVED.
- Title: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 Author: OLENCER.
- Created at : 2023-07-03 18:30:00
- Updated at : 2023-07-07 16:49:51
- Link: https://olencer.github.io/考研/1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 License: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CC BY-NC-SA 4.0.